尊龙新闻
cq9电子对于理财投资人或分析师来说怎样才算真正「看懂」了一个行业?
cq9电子cq9电子cq9电子cq9电子包括:行业所处的生命周期;影响行业的政治、经济、技术等外部因素;行业需求、增速和市场空间;行业盈利模式、进入壁垒以及行业集中度、竞争结构等。
比如,你要投二手车金融,你得串起一套逻辑:北京的置换补贴政策怎样影响这个行业的,为什么外地开始限迁,北京置换补贴到期又如何影响北京的二手车市场。了解这些之后你才能知道什么因素导致了二手车市场忽起忽落,你才能对于人人车这样的产品做一个合理评估。
还是以二手车金融为例,你得了解这个行业怎么赚钱:原有车主把车卖给二手车贩之后,这辆车走了怎样的流程才能流到买主处,以及这个过程中谁在赚钱,谁赚得多。你要了解到这个行业原来是CBBBC这样一个长链,才能看懂车易拍、开新帮卖、车王二手车、精真估、平安好车相互之间是竞争还是合作,才能看懂淘宝二手车对现有二手车电商到底是打击还是福音。
假如一个分析师分析得很浅,只发现各地二手车市场size存有差异,判断为各地经济发展差距所致,那么在置换补贴到期之后,对可能到来的市场变化他会反应迟钝。
例子不要太多……资本市场上有各种古怪失策,其中大部分就是看不懂行业逻辑或者看得不深入导致的。
假设真正的逻辑是A & B & C & D → E,某投资人只看到A → E,那么如果有一家公司待研究,这个人会不会发现了它的A很强就投它,不顾BCD?
假设真正的逻辑是A → B → C → D → E,某投资人只看到A → E,那么即使此人因针对A的投资获得了成功,当BCD发生变化,此人会不会意识不到变化?
因为是针对某个既定的行业进行分析,那么应当知道怎样的企业在行业里算是表现优秀,怎样的企业在行业里算是表现中等,怎样的企业表现废柴。
以零售业为例,去年新开了什么业态的多少店面?销售额增长是多少?店均销售额增长有多少?这三个数字能回答很多问题。
其他指标诸如快消业的库存和周期,网站的黏性用户数量(原先主要看点击量,后来都改用用户数进行分析了,为什么?),等,都可以反映出企业运营状况,然后可以对行业内的企业进行评价。
知道怎样的人能在这个行业里取得成功,怎样的团队能在竞争中有更大的胜算,也算是看懂行业的一部分。
徐小平在天使之中算是非常懂看人的,毕竟在新东方跟学员谈了多少年人生……他的投资成功率非常之高,我认为一个重要因素是他建立了完善的对人评价标准。
因为我主要做商品期货,都是基础原料,反映的是全行业基本供需状况。无论哪个行业,源头都是这些东西。哪怕是服务业,不生产产品,只提供服务,供需双方所用的资源,付出的资金,也是来源于一二产业。基础原料价格是对全行业的反映,也就是对整体经济形势的反映。上行周期,需求旺,原料就是涨,下行周期,需求弱,原料就是跌。无论对前景如何预期,现状是短期内无法改变的。对于周期性行业,或者类似地产、制造业这样,回笼资金慢的,你就得想想,在下行周期,能不能抗得住。
举个例子,我看一个行业,比如汽车,先从原材料入手。供需决定价格,价格影响供需,相互作用,没必要研究是蛋生鸡还是鸡生蛋,只需要知道两者相互影响就行。
汽车行业原材料有哪些?钢材,橡胶,有色金属,塑料,玻璃,皮革等等。现在原料价格什么样,还是在弱势中,也就是价格比较低。第一反应,需求疲弱,第二,车企成本中,原料这块成本低了。这里,需求疲弱是主导地位,是全行业需求疲弱。低位买入原料,无论是现货商,还是车企这样卖附加值的,首先要考虑的是能不能在一定时间内,把东西在相对高的位置卖出去并获利。在整体需求疲弱的环境下,你就不要企图销量、利润能有多好。
原材料价格分析有了,再看其他成本费用:包括人工,运营销售,研发,物流等等。凡是能直接对应市场的,比如销售,物流这块,看汽车行业的平均水平与全行业的平均水平有没有偏差。高了,就有缩减空间,低了,再缩减就要有损行业发展了,造成停滞。间接对应市场的,比如人工,运行,研发,这就要看行业对这些分类的需求程度,哪个是最重要的。对于汽车行业,研发和维护(包括对市场的维护)是最重要的,也就是说其他都可以降,这几个不能降,或者说不得已的时候再做有限度的降。
整体成本费用分析有了,再看整个行业的利润点。汽车行业,卖的是附加值。整个行业的最重要的附加值,或者说整个行业存在的价值在哪?适用性与技术。
汽车造出来,是为了让人们出行有个更便利工具,这是根本。所以首先要看汽车行业能不能持续满足这个根本条件,这也是该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目的。如果能满足,那么整个行业就还会有继续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技术,是为该行业持续生存和发展做了保障。有了这两点分析,再观察行业是不是把重点放在这了。如果能满足,就好说,停滞了,就比较危险。
有了以上这些基本认识,再看标的企业的现状。用以上这些标准,观察标的车企,挨个对照比较,哪些是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哪些低于;哪些有用,哪些没用,车企是不是在做优化工作。
成本费用方面有没有可降低的空间;核心点——技术研发上,处于什么水平,有没有持续并增长的投入;销售服务上,有没有领先于平均水平;次级附加值,比如品牌价值等,处在什么水平,有没有提高的空间。所有这些,是现状反映,关键看车企是不是一直在做这些事,还是把精力放在其他不相关且没什么用的地方了。
比如法拉利,现在进军奢侈品市场,卖眼镜卖衣服,这个对她有多少帮助?只是扩展一个盈利点,而且是靠她的品牌做营销,你说她做的眼镜、衣服又能好到哪去?核心是,她还是是卖车,主营跟不上,其他扩展再多也没什么用。
车企在达到这些标准后,再观察除基本附加值外的个体附加值,这也是标的企业炒作的噱头。劳斯卖品质服务,法拉利卖性能,特斯拉卖概念,这是个体附加值,不是行业的附加值。行业就是造车卖车的……
有了这些认识,再看个体基本现状,比如财务报表的时候,就能知道她的利润来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在行业附加值上,还是个体附加值上。也就是说,是靠走量盈利(像大众,通用这样的,薄利多销),还是靠品牌价值、技术、概念噱头(特斯拉这样的,单纯从纯电看,又能比BYD好多少?这里没有太多技术瓶颈问题,时间长了,水平就差不多了。所以你想想,你的钱大部分是花在了技术上,还是牌子上……)等等盈利,就能知道这种盈利方式能不能持久。选择长线持有,标的营收主体一定是在行业附加值上,并高于平均水平;如果低于平均水平,或者较自身也是有下降趋势的,单靠卖眼镜赚钱可不行。噱头只是短线炒作用的。
观察行业,首先看整体经济环境,任何行业都摆脱不了束缚,东西再好,老百姓没钱买也白费。基础原料价格是个先行指标,由此可判断整体需求的真实状况。行业附加值盈利水平,顺整体需求趋势而行。行业的上下游分析,也是看这些,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趋势相同,但会有背离,也就是会出现上下游需求分化的状况,但不影响趋势。
需求决定行业存在的价值,先有需求存在。行业的兴起,是发现了需求,而不是创造了需求,这点要明确。行业引导需求的能力也是一个考量标准,但都是以该行业满足基本需求的基础上做扩展,而且要有主次之分,且不能过分。你可以引导消费者买某个牌子的车,并买下该牌子的眼镜,但引导不了他们去做变性手术……
行业替代,仍是在发现并满足基本需求的基础上做的。比如内燃机,可以用电动机替代,但基本需求是有轮子的车。火电可以被风能,太阳能,核电等等替代,但基本需求是电力,所以说火电厂建太阳能电站,就不是跨行,提供的都是电力。基本需求是无法替代的,所谓行业替代,只是形式的转变。
跨行,是发现并满足其他需求的过程,就像法拉利卖眼镜,这就不是该行业的评判标准了。行业的转型升级,也是对照本行来说,跨行经营不是必须要走的路。本行做不好,跨行就能做好了?收益只是短期的……不偏离本行,是因为有需求在那。
其次,看行业本身的附加值,是不是满足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偏离了多少。附加值收益覆盖成本费用的能力有多强。能不能稳定。
再次,看标的企业,是不是达到了行业附加值的平均水平,自身附加值占比多少,是可以长线持有,还是只能短线炒作。看财务报表等等,是用数据体现上面这些项目的对比情况,而不是看数据本身绝对值高低,所以要摆正数据的位置。
吃透一个行业,核心是吃透需求——这可能是唯一有用的话……其他的,包括人的因素,理念等等,对行业来说,还真不是特别重要,只是对标的企业重要。行业利润空间大且稳定,企业团队做的不好,可以换人。行业不行,利润空间持续萎缩cq9电子,企业团队再好,也没多大用……所以,需求第一。
补充一点,对一个行业来说,大部分朋友喜欢看盈利点和能力。这里需要说一下,先看需求,再看成本,最后看盈利。只要需求在、成本可控,盈利就在,不要本末倒置……
现在有大神的回答了,朋友们如果想细致学习了解,就看看大神们的回答,毕竟是专业的。我也只是站在交易者的角度说,因为普通交易者没有这么多人力财力和时间去把某个行业研究透了。其实大神的意思是说,想研究透一个行业,就得用时间耗,见的多了,也就明白了。
对于我来说,得到的资源有限,只能靠这个方法,以基础商品价格,倒推行业现状。基础商品,就是各个行业的上游,上游商品价格走弱就是全行业需求弱了,再根据行业平均成本状况,推算行业盈利状况,以及可能继续维持现状的时间。行业回暖,首先要反映在基础商品价格上,因为下游企业订单量上来,需要增加开工率,备货补库存。而企业产生利润是需要时间的,因为销售获利得有个过程。这段时间差,就是交易进场的好时机。
如果只看行业发展,尤其是新兴行业,或大行业中的新的细分行业,首先要看的就是需求,俗称市场。有需求就有发展,这没问题,只要成本可控。
行业标准,是一个考量项目,但不是绝对的。也就是说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而且现行标准也未必合理。阿里出来之前也有电商平台,但标准还是在其出来之后定义的。这玩意是可以改的,怎么改我不知道,但合理不合理可以判断出来。就用成本标准评判,如果行业标准合理,那么成本控制范围必然稳定,接近全行业平均水平。
这个全行业平均成本怎么来的,首先有数据可以查。再有,还是用基础商品价格推导。一定时间内的平均价格,加上平均劳动力成本,加通胀率等。
这里少了很多部分,比如设备折旧,运营销售成本等等,为什么可以不算,因为上面这些是所有行业成本直接间接都有的部分,其他部分不同行业是不同的。只抓住几个共同的部分,算一个基础平均成本,再找数据供应商,得到的各行业平均成本,与这个基础成本比较,长期稳定在一个比值内的,就是合理的,适应行业发展的。另外,这个比值以基础制造业位基准。高于这个比值,如果遇到经济下行,那么它的容错性就差。
新兴行业初期的平均成本与基础成本比较,比值肯定大。但如果比值是保持持续下降的,那还好说,如果是长期处于高位的,那出错性就更差,稍有风吹草动就要受损,所以,夭折的行业,企业,其实从这里就可以预测出来结果了。即便能熬到进创业板,如果这个比值始终降不下来,即使有利润,风险也是极大的理财,也就是说,如果出现变故,可能瞬间就衰落了。而且随着注册制的到来,挑选标的应该怎么挑,是吧……
评论区有朋友问关于怎么分析基础原材料成本占比小的行业的问题,比如手机cq9电子,或者非生产实物产品的行业,类似互联网行业等等。我把回复贴上来。
手机,或是其他电子类消费品,行业附加值是实现音视频、文字、图形数据的有效传输。像iphone这种,首先是要满足行业附加值,之后再实现个体附加值——品牌,工艺,使用体验等等。
行业成本核算,是基于满足行业附加值的基础上进行的。制造一部iphone手机,究竟要多少钱?富士康知道,我不知道,他们也不会告诉我。怎么算,专业人士可以算出来耗材的成本,基础原料价格是知道的,再加上行业人工成本,设备折旧等等,这些数据也是比较容易得到的。这就是行业基本成本,无论哪个厂商,做一部同级别的手机,成本都差不多,没有多少可降低的余地,已经基本稳定了。
除了行业基本成本,剩下的就是各个厂商实现个体附加值所要花的钱了,品牌,运营销售,维护,还有必须要付的专利费用等等。所谓要算个体成本(从财报中查)与行业基本成本的比值,就是对各个企业的容错性的比较。比值越低,容错性越好。像苹果,她的总成本与行业基本成本的比值不算小,但不能看绝对数值,要和其他厂商,比如三星,华为,小米等等做比较。
iphone的售价平均是三星的两倍,但行业基本成本是一样的,虽然利润很高,但容错性,苹果就一定优于三星吗?苹果付出的个体附加值成本要高于三星。个体附加值,是靠企业自身定位,或者说目标决定的,而不是必须的。
这个是比较麻烦的事,就是说,在消费者认可你的个体附加值的时候,你可以赚的很多,哪天不认可了,容错性就体现出来了,因为苹果花在体现个体附加值上的成本要高,这个想降,可以不是马上就能降的,缩减成本并不能对销售造成影响。
实际上,个体附加值是把双刃剑,一旦势头不对,对企业自身伤害会很大。这也是为什么三星,小米等等,可以与苹果抗衡的依据。技术这个东西,并不是拦路虎,各个厂商利润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来源于个体附加值。
所以在挑选长期持有的标的时,要找容错性好的,像苹果这样,虽然很能赚钱,但也不要配置的太多,因为一旦转势,速度会很快。
容错率,也就是基础原料成本占总成本的倒数。基础原料价格,决定了各行业必须要付出的成本价值。无论怎么折腾,只要干这行,这部分成本就必须要付出。
像运营,销售,研发等部分,同行业的各个企业是不一样的,虽然占比大,但没有一个衡量标准说一定要花多少钱能才产生多大的收益。这里有一个效率问题,因为这些成本是花在人身上的,人工作效率,决定这部分资本的产出比。这个无法判断。同样的研发费用,有的企业可以做更多事,有的企业可能只做一件事,但能把这件事研究到极致,能说没有价值吗?更多的企业是钱花了,事也没干成。
算容错率,只要确定基础成本是多少就可以,其他成本,不需要过度的分析构成或者使用效率(必要的分析还是要有的,只是不要只以此来判断行业,或企业发展预期)。除基础成本之外的成本,都是浮动的,可变的,也就是企业适应市场不同状况时的进攻与退守余地,但基础成本是企业自身无法改变的。
这个容错率对非基础成本占比大的行业,企业来说,指导意义在哪?容错率预测不了总体营收,但可以指出,企业向内还可以挖掘多少利润。拓展市场,扩大销量是企业的主攻方向,但影响因素太多,无法有一个直观的判断。比如特斯拉,对中国市场的销售预期很高,但今年一月在华销售只有120多辆。
企业可以预期销量,但无法控制实际结果。如果销售形势迟迟不能转好,要保证利润不大幅缩水,怎么办?只能向内挖掘,在不造成过度伤害的条件下,适当降低不必要的成本,缩减的成本就是非基础成本之外的部分。如果缩减的是基础成本,降低耗材质量,数量,也就降低了产品的品质,这种伤害是致命的,产品品质低了,无论营销能力有多强,消费者还是不会买账的。
再比如,没有基础原料成本的,像手游,电商等互联网企业,或是其他不生产实物产品的服务行业,比如金融、信息服务业等。类似这样的行业的容错率怎么算?算这些行业、企业的总成本与全行业平均基础成本的比值就可以。因为这些行业是为第一二产业服务的,得先有手机,才能有手游;先有生产企业制造商品,才能有电商平台;先有企业运行、个人工作的需要,才能有OFFICE这样的软件。
容错率对这些行业的指导意义在哪?除了可以向内挖掘外,平均基础成本的走势,间接影响了这些行业的需求前景。人的需求是分层的——马斯洛需求层次做了一个概括。脱离实体产品越远的,她满足人的需求层次就越高,但前提是老百姓手里得有钱。
只预备花五六千,是买一台iphone,还是买台三星,用余钱买点别的?消费者个体无法判断,但总体消费行为,是用一定的钱,买到品质差别不大的,更多的东西。这就是为什么在经济环境恶化的条件下,苹果销量增速升高,但手机行业销售增速趋缓的原因。
而在强势经济周期中,老百姓手里钱多了,一定会买iphone吗?没准就买Vertu了。企业间竞争会更加残酷。
无论在弱势还是强势经济环境中,脱离实体产品的企业,拼的是自身附加值。关键这个自身附近值能不能持续是无法判断的,因为对个人的依赖性太强了,十年河东十年河西,没准后面三星或小米就能超过苹果。这就是为什么巴菲特老先生不买互联网企业股票的原因。预判前景的难度太大。
我的回答仅限于TMT早期VC行业,中后期、非TMT以及二级市场的内容不在我回答范围之内;
提前说明下,“懂行业”在很多时候和真正投到好案子,实现大退出之间可能没有那么相关;这个观点看上去可能有些不可思议,但事实就是如此;我之前在很多关于VC决策的回答中提及过,VC的决策类似群体决策,必然要面临所谓的个体理性和群体非理性之间的博弈,加上基金的定位与打法、所处的阶段、“懂行业”的这个人在基金内的决策地位、估值/价格等等诸多因素,“懂”和最后投到NB案子之间有非常远的距离。这也是为什么在VC这个圈子里有这么一句话:
作为同行,我觉得他们对各自所在领域的理解都达到了“懂”的程度;很多人这时候会问,这就算懂了?写篇文章,做个PPT,画几张图就算懂了?文章、图表甚至PPT都是表现层的东西,他们所承载的是投资人对细分行业理解的一套规则和逻辑,这套规则和逻辑最直接的用途是让他们继续寻找该细分方向上的新项目;规则和逻辑如果细化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行业格局、上下业影响力、合理的团队配置,以及最重要的是综合自己所在基金的打法如何挑选合适的团队投资。
还有更为重要的一点的是,我上面列的东西都是写出来的东西,所有人写东西都会有所保留,尤其是压箱底的内容,所以上面的几个例子中确实说出了一些门道,但还是有很多人会觉得其实也没什么所谓的“干货”。我作为一个常年写东西的VC从业者,对这样的朋友想说的一句是:“干货我凭什么都告诉你?”……
还有我上面说“我觉得XXXX懂了”,这里“我觉得”异常重要,那句话怎么说来着?
对,很多时候怎么评价一个投资人是否真的懂这个行业,作为同行想看这个行业,或者这个行业内的创业者创业,除了亲情友情关系和光环之外,你第一个想找的投资人就是“懂”的投资人。
聊聊就是不对的;他投不投你是后话,你可以通过他了解下现在主流手业早期投资人的心态,了解下现在早期团队的一般估值、打法,你甚至有可能了解到是不是有公司在和你做类似的东西等等……所有这些东西都是他“懂”的特征。
还有再举个例子,我们基金是按照行业分工做投资的,每一个细分组里其实都有1-2个绝对意义上的“懂”的人;他们见过茫茫多该领域内的项目,和茫茫茫茫多靠谱的不靠谱的该领域内的创业者聊过,如数家珍般的知道这个行业内重要玩家的核心数据,甚至经历过一个行业的多次波峰波谷的过程,大大小小的公司投过诸多,退出过也血本无归过……当有其他同事遇到非自己擅长项目的时候第一时间会想到的那个擅长的人就是“懂”的人。
在最主要的那个垂直领域里,他用了5年多的时间去集中积累,他几乎认识所有的牛人,其中一半都是一个电话就可以约出来谈很久甚至彻夜的。他对领域里的模式和重点细节了如指掌,能够提前行业2年发现新的热点。他投资了这个领域过去几年重点项目的1/3,还有1/3他看到了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比如和已经投的是竞争对手)没能放钱进去。
这个领域的创业者见了他都觉得不虚此行,很想让他成为自己公司的董事。投资会上,这个领域的项目,所有人都选择无条件相信他的判断。
对VC,尤其是还不需要参与LP募资的年轻VC来说,日常工作通常可以分成四个部分:
从上述工作内容出发,如果把VC和其他投资行业例如二级市场横向比较,不难发现VC工作最大的好处是:可以获取大量的一手信息。
把上面的四类工作类型重新表述一遍,可得知VC工作就是从不同人身上获得一手信息的过程:
VC行业不会提供系统的培训,也没有大公司的成长体系,唯一可以利用的是每天大量和不同行业相关方一手聊天的机会。即便和创始人相比,由于VC精力不需要投入具体运营和管理,会有更多精力进行行业梳理和趋势推演。
所以要看懂行业,最重要是最大化利用VC的这一工作优势。也就是不断提炼归纳整理一手信息,争取形成框架理论,最好加上多输出。
至于说衡量是否“看懂行业”的标准是什么,至少有一条是肯定的:和你交流的种种行业专家,尤其是在你看的行业第一线耕耘的创业者,觉得你的观点靠谱,甚至对他们有所启发。